防爆高低溫循環裝置是一種專為易燃易爆環境設計的溫控設備,通過集成制冷與加熱系統,結合防爆技術,實現密閉循環管路內介質的精準控溫,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、制藥、新能源、軍工等領域。該裝置通過壓縮機將制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氣體,經冷凝器散熱后變為高壓液體,再經膨脹閥降壓形成低溫低壓液態制冷劑,在蒸發器中吸收熱量實現降溫;加熱系統則通過電加熱器直接加熱循環介質(如水、乙二醇溶液),或利用壓縮機余熱輔助升溫。內置循環泵驅動導熱介質在封閉管路中流動,板式換熱器高效傳遞冷/熱量,加速溫度響應。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介質溫度,控制系統動態調節壓縮機功率及加熱器輸出,精度可達±0.1℃。
一、安裝前準備
確認安裝環境
選擇通風良好、遠離火源和熱源的場所,確保環境干燥、無腐蝕性氣體及粉塵。
室外安裝時需加裝遮雨棚,并保持機組與遮雨棚距離2米以上,避免悶熱環境影響設備壽命。
安裝地面需平整、堅固,預留足夠空間便于維護及散熱。
檢查設備完整性
開箱后檢查設備外觀是否損壞,配件(如閥門、軟管、導熱油等)是否齊全。
核對設備型號與規格,確認符合使用需求。
準備安裝工具
配備扳手、螺絲刀、水平尺、萬用表等工具,確保安裝過程順利進行。
閱讀安裝說明書
仔細閱讀設備安裝手冊,熟悉安裝步驟、注意事項及防爆要求。
二、基礎制作與設備安裝
基礎制作
根據設備尺寸和重量,制作堅固平整的基礎,并預埋地腳螺栓。
基礎高度需考慮排水需求,避免積水。
泵體與電機安裝
將泵體吊裝至基礎上,調整水平度(誤差≤0.1mm/m),擰緊地腳螺栓。
安裝電機至泵體上,調整聯軸器間隙(通常為0.1-0.3mm),確保同心度。
連接進出口管路,使用耐高溫材料(如碳鋼管、波紋管),確保連接牢固、密封良好。
電氣接線
由專業電工按照電氣接線圖進行接線,確保電源線相序正確(三相三線或三相四線制)。
接地線需可靠連接,防止觸電事故。
檢查電源電壓和頻率是否符合設備要求(額定電壓±10%,額定頻率±2%)。
三、管路連接與介質加注
管路連接
從設備熱油/水出口用鐵氟龍管或波紋管連接至被控溫設備入口,確保流向正確(下進上出)。
冷卻水出口配置耐高溫膠管,避免使用PVC膠管或低溫管,防止軟化破裂。
管路連接處需密封良好,防止泄漏。
介質加注
打開設備加液孔,注入符合使用溫度要求的導熱油(如低溫導熱油,設計用于-75℃~315℃液相加熱系統)。
加注量需控制在油箱容量的1/3至2/3之間,避免過多導致回灌溢出,或過少引發媒體不足報警。
加注過程中通過液位計觀察液位,及時停止加注。
排氣處理
開機后先循環運行排氣,待系統壓力穩定后再升溫。
升溫至90℃時暫停,觀察油溫及油位,避免膨脹溢油,同時蒸發水汽。
四、防爆與安全措施
防爆要求
所有電氣設備、接線盒、管路等必須符合防爆標準,并取得防爆認證。
設備內部需用安全氣體(如氮氣)置換易燃易爆氣體,保持箱體內氣壓高于外界大氣壓,防止外部氣體進入。
安全防護
安裝防護罩、安全閥等安全裝置,防止意外接觸高溫部件。
設備外部1米內無阻擋,落地腳安裝減震塊,減少振動對設備的影響。
泄漏處理
定期檢查制冷劑管道及連接處,防止灰塵、雜質進入導致堵塞或磨損。
若發現泄漏,需立即停機檢修,避免壓縮機長期過熱運行。
五、調試與運行
調試前檢查
檢查所有連接部位是否牢固,電氣接線是否正確,冷卻液是否加注到位。
確認液位保護功能、加熱及壓力系統穩定。
點動試車
點動試車,檢查泵轉向是否正確,有無異常噪音和振動。
空載運行一段時間,觀察設備運行狀態,確認無異常后投入正常運行。
負載運行
逐步增加負載,觀察運行參數(如溫度、壓力),確保在額定范圍內運行。
系統壓力異常時,停止升溫,待壓力穩定后繼續加熱。
六、維護與保養
定期檢查
定期檢查設備振動、噪音、溫度及壓力等參數,記錄運行數據。
清洗泵體和管路,保持清潔,防止堵塞。
更換密封件
定期更換密封件,防止泄漏導致設備損壞或安全隱患。
停機操作
設備停機時需運行一段時間或降溫冷卻后再停機,避免熱應力損傷設備。
